分享好友 灵修首页 灵修分类 切换频道

行动与教训(提前4:16)

原创 于中旻牧师  2024-11-013150

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提前四:16)

在使徒行传的开始,路加追述他“作了前书〔路加福音〕,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徒一:1)。注意这里的用词次序:先说到“所行”,才说到“所教训”,是行在言先。

保罗对他所工作过的教会,讲到以往的情形:“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帖前一:5)。

这位信心的使徒,比谁都清楚知道“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于行为”(弗二:8-9);但他也知道,行为是信心的果子,是主的工人的见证。他坦然无愧的,对以弗所的教会长老们说:“你们知道,自从我到亚西亚的日子以来,在你们中间,始终为人如何”(徒二○:18)。如果保罗作过任何见不得人的事,他就没有资格这样说。

保罗嘱咐他属灵的儿子提摩太说:“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四:16)教训要实行,必先由自己作起。

教育(education)这个字,源于拉丁文duc(领导)。可见教导的条件,是要以身作则,正是所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讼”只是言词的争辩;有行动的教导,才可以达到使人听从的目标。

为了使年轻的提摩太受人尊敬,教导有效果,年长的保罗先教导他,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为人和教训要彼此相符,谨慎不可脱节。“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这是为人,生活圣洁无可指摘,领信徒跟从效法;不过,无论生活的见证如何重要,传道人总是必须传道,施洗约翰的生活奇特的圣洁,又被圣灵充满,但他如果不发声呼喊,叫人悔改,只能算是旷野怪人,因此,“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这是教训的工作(提前四:12-13)。

保罗不是说,这是一个好政策,可以给人好印象;而是说要持之以恒,经常去行。这样作的原因,既然是于灵命有益的事,就是得救蒙恩的人所当行的,使我们活出得救的生命来;同时,发出基督的馨香之气,使别的人领受见证,羡慕圣徒新生的果子,因认识主而得救恩。

求圣灵感动属主的人,行动与教训,二者必须一致,不互相矛盾。好的果子,能够使教训的声音更响亮。


语音朗读:路得
本网站无固定投资者,无广告收益,运转经费均由主内家人自由奉献!
奉献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路加福音 第5章:只有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我们的生命,才可以痊愈
天父,是你借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拣选我们的生命。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你的门徒,就求你让我们常常想起:主对我们的呼召,想起主在我们生命当中作成的这伟大的生命转变的工作,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愿意强烈的在神面前信靠。

0评论2025-04-28199

以赛亚书 第5章:快乐若不是建立在神身上,快乐就会毁掉我们
天父,求你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已经与基督连接,就除去我们生命当中一切的污秽和罪。使我们能够追求在基督里面丰盛的恩典。你让我们知道:当我们离开神的时候,神的管教刑罚,就速速的临到我们。

0评论2025-02-16200

真理的团契(约贰:2)
基督到世上来,是要成就神的旨意,救赎世人的罪。如果有人否认了这一事实,就是更改了福音,使人不能得救,是很严重的事;谁与这样的人联合,就是与神为敌,岂不是在恶上有分吗?岂不是当受咒诅吗?爱神的,必须恨恶邪恶。

0评论2024-12-17154

基要的教训(约壹2:23)
惟有藉圣灵的恩膏教训,这才会成为事实。而且在人归信基督以后,仍然须要有圣灵的教训,使信徒进入真理的实际,爱主并遵行神的命令,爱同一生命的弟兄,结出圣灵的义果。

0评论2024-12-13162

钱财(提前6:17)
信徒应当信靠神,以神为满足。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提前六:18)钱本来是为流通的,如果不流通,就失去其功能;常把钱流出去,就不会压在你的心上。

0评论2024-11-03301

思想争夺战(林后10:5)
争战不是戏剧或舞蹈表演,要姿态动人,字正腔圆,而是要得胜,征服敌人。同样的,神的仆人不是要炫耀自己,给人什么印象;而是只要高举基督,得人归服基督。

0评论2024-09-26278

使徒行传简介
使徒行传给我们看见传扬福音的历史,是为我们教会的榜样。教会遵行主的旨意,靠着主应许的圣灵大能,才可以建立合主心意的教会,完成主交托的使命。

0评论2024-07-17529

真理的圣灵(约16:13)
人心被“这世界的王”撒但所占据,不肯也不能领受真理。我们不能凭自己的智慧,口才,或任何属世界的方法,使人归向基督。只有圣灵的感动,才可使人悔罪皈信,因主的复活而称义,并能在灵里受审判而自责。

0评论2024-07-11416

恩言与怒气(路4:24)
今天,这属灵的规律仍然是如此。许多人只喜听道,如果要他悔改,就讳医忌疾,批了他的逆鳞而发怒。愿主怜悯。

0评论2024-06-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