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徒首页 信徒分类 切换频道

使受苦人生变为美好的关键因素:神的同在---“从保罗的信主经历学习重新编写人生故事”系列之五

原创 戴永富  2024-08-304090

经文:腓立比书三章5至11节(圣经新译本)

上文《以基督的美好人生赎回人的丑陋人生》谈论了基督徒在基督里享受美好人生的第一个因素,即虚己之爱。本文续论第二个因素,即神与人的同在。

如前文所述,所爱之人的同在可以淡化苦难,就更别说那爱我们到底之神的同在了。被耶稣的故事吸引还很不够,因我们做不到耶稣所能做到的事。罪人无法向天父和他人虚己到底,故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耶稣的榜样,更是祂的灵的帮助,否则只能望耶稣的漂亮故事而兴叹。我们所需要的帮助不只是能力(毅力、智力等等),乃是耶稣自己的同在;或更确切的说法是:主自己的同在会形成我们所急需的能力和帮助。当教会说人需要恩典才能过蒙神喜悦的生活,这恩典是指神自己的同在,因最大的能力就是神的同在所直接赐给人的爱。以马内利(神与人同在)是信徒最大的福分,也是信徒故事的主要内涵。面对在圣洁生活上很有压力而几近气馁之人,耶稣说了这安慰的话:“到我这里来吧!我必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应当负我的轭,向我学习,你们就必得着心灵的安息”(太11:28-29)。这里并无降低神的要求的意思;耶稣所说的轻省之轭,是指祂的柔和与人向祂学习的亲密方式,也就是说:人学习主的样式的方式是离不开主与人的亲密同在。由此可见,正如耶稣向天父学习的方式是通过天父与祂的亲密同在及祂对天父的旨意的直接感受一样,信徒向基督学习的方式是透过基督的灵和他们的亲密交通及信徒对耶稣的感受的直接体会。这也是做基督的门徒的意思:我们都是耶稣的门徒,因我们像十二位门徒一样可以让耶稣亲自教导我们。门徒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时时直接与师傅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基督徒可以活得像耶稣一样(即活出虚己而被充满的美好故事),这最主要并不是关于纪律和毅力(虽离不开这些),而是基督自己与信徒的直接同在。这种亲密的同在使信徒能感受到基督自己的感受,能以基督的思维思考问题,能用基督自己的心情和精神体会神的旨意。故为了能效法基督的虚己,我们要进入基督的内心世界并感受到祂向天父和他人的大爱。对基督徒来说,做门徒(即亲自领受耶稣的教导和同在)的内涵就是与基督合一,而这是成功效法耶稣而在世上活出祂的故事的秘诀。我们由此重演了使徒们的经历,也即复活的主耶稣借着他们作工的经历。耶稣已复活这真理也渐渐在我们的意识和生活中拂晓,祂变成我们一生中的活同在(注一)。复活的耶稣现在不只是一个概念或一个神学真理,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或借用赖特(N. T. Wright)的话:耶稣成为了与我们同时代并和我们同在之人了。

与主同行是保罗所说的认识基督的含义:在圣经中,“认识”不只是理性上的事,更是一种亲密的交通。像保罗一样为了认识基督把万事都抛弃,可以说是等于立志撰写新的自传:“我的主与我”,是等于以“这人与主同行”作为自己的墓志铭。但与主同行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我们进入主耶稣的故事的表现。让自己的故事与耶稣的故事合而为一是等于让耶稣进到自己的心而感动自己的一切心思和行动,从而使自身的人生变成基督自己的生命在世上的延伸。与主同行之人的生命是耶稣所赐的,也是与基督的生命紧密相连的新生命。两个生命的合而为一,这就是两个故事的汇合。正如神谦卑地将祂自己的故事和卑微之人的故事紧紧地联系起来,信徒也就拒绝编写个人主义式故事而把自己的故事献给神,让耶稣的故事包容着信徒的人生。正如神虚己成为人而进入人的故事里,人也就放弃自己的成见和舒适而进入神在基督里的故事里。

与人自私的故事相反,基督徒的漂亮故事是关系到神与人进入彼此的故事里。由此可见,基督与我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居住的关系了:我住在基督的心间,基督住在我心里。相互占据彼此之心,这岂不就是相爱的内涵?而相爱本身岂不就是彼此认识的巅峰?这样便可得知保罗为何以认识基督为至宝。在漂亮的故事中,更要紧的不是得失成败,而是灵魂之间的关系(其实,每个人也知道了,世上最美好的故事还是与爱有关的故事,而不是歌颂成功的故事)。人的自我与故事,只有在人与神的同在中方能完全,因自我只能与他者在一起方能丰富多彩,而最可爱和荣耀的他者就是神自己。

如此,信徒与主在故事上的联合并不意味着在两个生命的汇合中,主与信徒的地位是平等的。反之,耶稣的故事成为了信徒活出并解释自己的人生的大故事。我们每个人的坏故事已在十字架上被终结了,现在有的是耶稣的故事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加2:20)。保罗写“得以在祂里面”(腓3:9)这词语是用被动式,因保罗觉得他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了。因此,虽信徒还有自己的理想、使命和各种渴望,但这一切主要是耶稣在借着人的各样理想或各种使命彰显自己对天父和他人的爱的管道。不过,信徒没有失去个性,因透过进入耶稣的故事,信徒的人性和自由反而得到增强和完善了,因基督是真正、完美和自由之人的标准。因此,耶稣的故事也是所有好故事的范式。

虽然信耶稣没有立即消除人生中的困难,但这些困难都会带来益处,因最可怕的灾难,也就是人因罪给自己带来的诅咒,已被耶稣承担了。此外,万事都互相效力叫信徒得益处;之所以如此,原因是信徒已经借着信心以基督的故事作为自己的故事,所以信徒最终会分享基督的胜利。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认识主之前,我的故事再好也无法完全遮蔽我的丑恶,也无法使我避免故事的坏结局;但认识主之后,我的故事再坏也无法完全遮蔽我在基督里的美好体验,也无法拦阻故事的好结局的到来。总之,基督与我们的同在既能赎回过去(给过去予以新的意义了,如:过去的失败和痛苦使我亲近主),也能使我们瞻望未来。不但如此,若我们故事的成全是靠耶稣的故事,那么宇宙的故事的成全则靠我们的故事。人的故事是一个伟大故事的一部分(即神救赎祂的创造的故事),而在这故事中,宇宙万物的更新是要等待在基督里的信徒的荣耀复活(罗8:19)。

但很有意义的是:在基督徒的故事里,痛苦和挣扎这表面上是削弱盼望的东西居然能增强我们对美好结局的盼望。这是因为信徒虽然好像还会受痛苦的操弄,但他们其实是以耶稣的方法挫败苦难,而他们的武器是虚己顺服。信徒通过受苦彰显出自己在耶稣的故事里的参与,而这实质上就是信徒与基督一同经历死而复活的故事。“人有悲欢离合”,基督徒有死而复活。死而复活成为了被解放之人的故事的新情节,“靠神得胜”或“借着基督与神联合”成为了信徒故事的新基调。因我们已经变成了神的救赎性故事的一部分,我们能明白我们的痛苦的意义了(注二)。因此,信徒要不断提醒自己已有新的故事,以及留意这新故事背后的大故事,这样他们就可以抵挡气馁和忧惧的攻击。(未完待续)


(注一) Gerard Hughes, God of Surprises (London: Darton, Longman & Todd, 2008), Kindle edition, loc 2267.

(注二) Stephen Fowl, Philippians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5), p. 157.


语音朗读:撒拉姊妹
本网站无固定投资者,无广告收益,运转经费均由主内家人自由奉献!
奉献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我的毗努伊勒
教会的不完善,让我们每个人看到我们自己的无能,人本性的全然败坏,我们更应该谦卑地俯伏在神的面前,为自己为弟兄姐妹为教会献上恒切的祷告。我们更应该委身,我们不仅接纳和包容神在地上不完善的家,同时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去建造,这便是对天父完全的爱的回应。

0评论2024-12-15201

十字架的路——灵性成长的秘诀
亲爱的青年基督徒朋友,也许你此刻正处在试炼的痛苦中,我不知道那具体的痛苦是什么,也许是失业、失恋、疾病,也许是教会弟兄姐妹的误解和轻视,你可以在痛苦中选择逃避十字架,也可以选择在神的恩典中顺服。神的灵必再次激励我们仰望基督,走这条荣耀的十字架道路;因为在黑暗的尽头,是主复活的大能的荣耀。

0评论2024-12-03594

从巴别塔到各各他
如果基督徒传的福音里没有十字架,别人即使信了,所信的也只是一个没有十字架的片面的福音。我愿意在基督钉痕的双手带领下,向“知识的开端”走去。我不敢说什么,也不敢传什么,唯愿以后的日子里,我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

0评论2024-12-01330

我怎么才能长大——忘记过去,努力向前
基督徒重生得救之后,怎么才能与世界不一样,与过去不一样呢?耶稣基督离世之前教导我们,让我们倚靠圣经、圣灵和教会,以战胜今世的风俗和肉体的私欲,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0评论2024-10-31565

为小包包辩护
感谢神,让小包包写下这么真实的文字,小包包当时虽然软弱,但已作了神的器皿。对人有帮助的,正是小包包文中那种真实的困惑和挣扎,而不是精心营造的属灵外壳。

0评论2024-10-11177

放下自我,效法耶稣
因着老我中肉体的私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我们常常会在神所交托给我们的善事上,畏缩不前,在神所托的善道上,坚守不住,甚或被罪所缠绕,以至跌倒。所以,必须时时刻刻靠着十字架的能力和圣灵的帮助,认罪悔改。

0评论2024-10-04315

将“心”归主——关于“混混基督徒”现象的神学思考
笔者感到似乎有一种“圣经和神学理论”如何与“信徒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张力。太理论的阐述,好像只能告诉我们一些正统的教义和圣经的教导;而信徒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把这些教训体现出来(活出来),似乎就看各人的努力了。

0评论2024-09-26132

在基督里拥有漂亮的人生的条件:信心---“从保罗的信主经历学习重新编写人生故事”系列之六
信心也可以理解为信者对最美好的故事(即耶稣的人生)的向往(渴望)和对自己的不漂亮的故事的承认(谦卑)。如此,信心意味着人的价值观的改变。正如扫罗变成保罗之后说:“然而以前对我有益的,现在因着基督的缘故,我都当作是有损的”(腓3:7)。

0评论2024-09-10354

中国学人如何溶入华人教会并参加事奉呢?–从我们自己做起
如果我们在事奉上放不下重担,脱不下罪,忍无可忍,疲倦灰心,那么只要我们定睛在耶稣的身上,想一想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情形,难道我们还振作不起来吗?

0评论2024-08-2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