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率领众儿女回本地本族,在雅博渡口再次跟神摔交,神摸了他的大腿窝,从此成为以色列。那个渡口此后也叫毗努伊勒,意思是“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
有一天,它也成了我的笔名。我的初衷是,我希望在习作这条路上,依靠神不再依靠自己,也希望我的习作是蒙上帝祝福的一件事,更希望自己从今后是以色列而不是雅各。
人的本性就是天然的雅各,总希望自己紧紧抓住点什么。据说,孩子一出生就是紧握拳头的,我当然也不例外。
在我生命中,曾经最大的偶像是爱情,它一直与上帝争夺着我心灵中最灿烂最宝贵的位置。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一触及到这问题,我的信仰就开始摇摆,神就开始让位于我所爱慕的那个人。当然了,不以圣洁美善仁义的神为中心的爱情,是不可能真正美好和长久的。
几年来,上帝就用各种方式,温柔的强制的,直接的间接的,一点点挪去我心中的偶像。想起走过来的经历,对我这样唯爱主义情怀浓重的女子,实在是艰难。
神一步步催逼我交出偶像来,我也一点点地交--交出了,又拿回来。拿回了,神又向我要--如此反复,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这个偶像终于被破碎了。我不再为那个人的缺席而缕缕忧伤和失落,爱情不再是我喜乐和满足的唯一源头。我的爱情审美,也以属神生命为首要标准了,不再是以前所欣赏的个性、才华、能力等东西。
感情上的交托让我以为,从此我可以成为以色列,不再是雅各,有一天,跟一个老弟兄交通灵程心得,他突然对我说,你还没有经过毗努伊勒呢!
这一说着实吓我一跳!
此后,我在读经祷告方面花更多的时间,想趁被神对付之前自己做好一点,以免受更重的对付。但同时,我确实发现心里的另一个偶像在悄悄膨胀起来了。表现在--
我对圣经和属灵书籍的阅读兴趣渐渐小下去,业余时间扑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上--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杂文。为增加知识面,我也阅读各种哲学书籍。
主日聚会时,我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认真听。听着,听着,我的心思就跑到那篇小说该怎么写?人物怎么塑造?结构怎么安排?
每早晚祷告,我为教会和其他需要关怀的弟兄姐妹的代祷少下去,更多的是为自己的习作祷告,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以前,我会利用每一个机会传福音,现在渐渐不为所动了。以前我会一遍遍祷告,求属神的喜乐和平安,因为自己的本质是个比较沉郁的人。但现在不那么恒切了,甚至还觉得这么一点点的多愁善感,对习作很需要,别去改变它。
以前我一直在努力抛弃许多人为形成的价值观,甘心向圣经的价值体系靠拢,尽管一时很难做得彻底。但现在我却有意无意地发展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因为我想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如此等等,都是从我定位自己今后要走文学创作这条路开始。事实上,我开始以写作为中心来安排我的生活,来塑造我的品格。
那天这位生命很好的老弟兄对我说,当然神完全有可能把你放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但有一点你必须要理清,你是想做一个基督徒作家还是作家基督徒?
当然,我想做基督徒作家。我说。
他说,想做基督徒作家,那就首先要做好一个基督徒,以圣经为绝对价值标准,以上帝为绝对中心,信靠他,把你所喜爱的事完全交托他。没有耶和华建造城池,建造的人也是枉然。你想有一天,天地都要废去了,那些小说、诗歌还有什么用?
那天下午的交流,他的每一句话都扎我的心。我知道,神要来对付我心中的另一个偶像了。照例,他要我交出去。他实在是太爱我,也知道我的软弱。
当一个东西成为人的偶像时,交出来就难啊!老弟兄说,如果你真愿意,圣灵必帮你成就。
那晚回家我跪在主前面流泪祷告说,神啊,我愿意你来打折我的腿,求你挪去我生命中一切人为建造的巴别塔。我所有所有的一切,甚至生命都是你所赐的,我有什么不能交给你呢?
交托之后,心里突然空荡荡的,但也异常地平安。我深知,这样的一个时刻必然要来到,因为他爱我,为我舍了命,他珍惜自己救赎出来的儿女。他说过,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的愁苦必加增。
现在,神如果要我放下写作,我马上就放,即便他让我扫大街,我也高兴地扫。我愿意以他旨意为中心来安排我的生活,来塑造我的品格。我也下了决心,短短的一生,凡事都跟定他顺服他。神如果让我富有,我就欢喜领受;如果让我贫困,我也喜乐感恩,靠着主,日子如何力量如何。如果确实要我走文学创作这条路,那我就仰望他的恩典,克尽本分来做;如果呼召我去传道,那我就死心塌地传道;如果让我做全职太太,那我就好好地相夫教子,在家庭中把基督的荣美见证出来。因为保罗说,我靠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上帝啊,愿你在你儿女凡事的顺服上得荣耀!也求你的国和义切实地降临到每个儿女的生命中!
不要做游离的基督徒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基督徒,是游离在教会外的。他们没有稳定的聚会,没有圣徒之间的交通,因此也没有得到正常的牧养,可以说过着很不正常的基督徒生活。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无外乎两个,一是信徒对自我的一些东西的不能舍弃,一是教会本身的不完美。但这两个原因,恰恰也是基督徒生命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的功课!
说起来,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的本性。人总是不愿被改变,舍不得放弃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东西,诸如学问、知识、价值观、情趣……然而每个信徒属神生命的成长,就必须要对原先的天然生命进行剥夺的。因为那个天然的生命是在罪的捆绑中成长,是受罪所玷污的一系列文化熏陶下形成。这个老我不被对付,新生命就被挤压着很难成长。对老我的破碎越彻底,属神生命就成长得越茁壮。当然,破碎的过程是很疼痛的,其实也是医治的过程。由于罪的伤害,很多人的灵魂其实已经伤痕累累,日长月久,这些伤疤就结痂了。外表看起来好像人已经悟透了,洒脱了,而其实是麻木了。这些包裹着脓血的伤疤,需要把它们再次撕裂开,让神的道和爱以及弟兄姐妹之间的爱,来清洗干净,然后借着祷告依靠神重新复合,长出新肉。否则,都是很难建造真正属神的品格,也很难被神所用!所谓的旧皮袋里装新酒,结果破得更大了。
这个破碎医治的过程,真的是个艰难的过程!顺服一点追求一点的信徒,可能会用几年的时间;而有些信徒,却是十几年甚至一生都没有本质的改变。这主要是,正因为对老我的不能舍弃,以致他们选择做游离的基督徒,而游离的基督徒生活更让老我顽固不化,如此恶性循环。想起经上说的,有的人虽然得救,却像从火里经过一样!如果我们真的能严肃地思考永生,那如此不堪的形象若是被带进永恒,该是何等尴尬!这实在是个严肃的问题。
另外,教会作为一群蒙恩的罪人的聚集,有问题是一种必然,世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教会。因此如何接纳、包容不完善的教会,是上帝让我们每个信徒必须要上的一堂功课,无法逃避。对于教会的不完善,作为信徒来说,首先不是去挑剔,而应该看到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个罪人,你要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先怎样待别人,在罪人的近距离相处中学习彼此相爱。
我们通常感到爱神好像容易一点,而爱与自己性格、价值观等不同的弟兄姐妹则有点难。但圣经说,若有人不爱看得见的弟兄,就算不上爱看不见的神。这种对性格不同的弟兄姐妹的爱,动力和源头是来自对神的爱。同理,因为爱神的缘故,我们应该爱教会,因为教会虽然不完善,但她是神在地上的家。
有了对教会的爱,我们自然就会生发出接纳和包容之心。不是只要求教会适应我,永远没有教会能完全适应自己的胃口,就好像在婚姻中,永远都不要希望伴侣能完全适应自己的脾性,而是在接纳和包容中学习彼此相爱。对不完善教会的包容和接纳,能使我们超越教会本身的不完善,而与神建立更稳固更亲密的关系和信心。
有了对不完善的教会的接纳和包容,我们才能委身,才能稳定地参加聚会。因为不可停止聚会,是神的心意,更是新生命成长的需要,因为上帝对信徒祝福的重要途径,就是信徒之间的彼此交通。
确实的,信徒稳定的教会生活,对新生命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主明明说了: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离开了教会,就好比枝子离开了葡萄树,那新生命不成长不说,还会慢慢枯萎的。而且,属灵争战在我们肉眼看得见之外,真实而硝烟弥漫;魔鬼就像遍地游行的狮子,寻找可吞吃的人。在我们心里相信口里承认耶稣的那一时刻起,就是与魔鬼为敌了!我们的对手是一个强大的灵,它千方百计在我们生命成长中设置各种阻拦,借着我们肉体的骄傲、顽固的老我、败坏的本性……若不是神的保守,那些在教会外游离的信徒,魔鬼要整整他,真是太容易了。
教会的不完善,让我们每个人看到我们自己的无能,人本性的全然败坏,我们更应该谦卑地俯伏在神的面前,为自己为弟兄姐妹为教会献上恒切的祷告。我们更应该委身,我们不仅接纳和包容神在地上不完善的家,同时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去建造,这便是对天父完全的爱的回应。在这过程中,上帝的祝福也就浇灌下来,新生命也就日益成长了。
不要做游离的基督徒,浪子们,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