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时,我开始对天文学产生无比的兴趣。时常在入夜之后,独自站在七楼的阳台上仰望星空。当时天文学的书是我的最爱,不仅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顺序背得滚瓜烂熟,还自制了一个星象盘;只要是星光灿烂的夜晚,便站在天台上研究猎户、仙后、天秤等星座的位置。太空人乘太空船历险的故事令我深深着迷,对于“太空人实际在太空中只增长十岁,回到地球上却发现已过了一百年”的描述既惊讶又赞叹。“天文学家”便成了“车长小姐”迷思退潮后,我的第一志愿。
后来由于对数学的惧怕,加上自己连坐公车都会昏眩呕吐的老毛病,遑论要坐太空船上太空了!我的天文学家美梦跟成为车长小姐一样,不切实际。而且不知何时起,住家附近的稻田上盖起一幢幢高楼大厦,台北的空气随着车流量渐渐污浊,我的日程表因联考的压力排得满满;抬头仰望星空变得不再是理所当然。
过了若干年,定居德国后,有一天跟家人去露营。入夜之后躺在草地上,才惊觉我的“老朋友”们依然在天上灿烂地向我招着手!啊!我心里对宇宙的持恒与浩瀚敬畏不已。这时内心滚涌着小时候无法言喻的情感:那是当人处在黑暗、光明、秩序、规律、美与独特唯一境界中的赞叹。我想像自己坐在一艘太空船里,离开了地球,到达太空,周遭一片漆黑与寂静,但是“悬挂在宇宙里我们的星球,却在它的轨道中生动、灿烂。啊!我彷佛挣脱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天地何其美!它的包容、涵盖,令人无限神往。
身旁五岁的女儿拉拉我的衣角,不知母亲究竟神游到哪里去了。我指着猎户星座,对她解释说:“你看!那猎人身旁带的猎狗,有全天空最亮的一颗星,叫做狼星。”可惜女儿这时迫切想知道的,是厕所在哪里。我只好暂时放下儿时的幻想与美梦,起身履行作母亲的义务。手里牵着女儿,心里不禁思忖着自己这些年来的改变:少女变少妇、长发变短发、皱纹增多、记忆衰退、瞻前顾后、不再冒险犯难……但是我那些天上的老朋友们似乎永不改变?!
宇宙的秩序从哪来?当了母亲之后,深深感受到脏乱的力量与顽强:譬如房间不整理,只会越来越乱;屋子不定期整修,会渐渐损坏。那宇宙间的秩序与规律谁来维持?春夏秋冬为什么能不断循环?我们又怎么那么确定太阳明天仍然会从东方升起?如果小如我们的一间公寓都要有人来清理打扫,才能维持整洁有序;那么整个宇宙,难道就不需要一双维持秩序的手吗?
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听到物理学的热力第二定律”,让我的狐疑有了科学根据。这个定律是说: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像是我们的宇宙,可用的能量会渐渐用尽。当能量渐减,无秩序会渐增,没有外界能量的注入,宇宙会渐渐混乱。物理学家称之为停摆。太阳、星星,及充满在宇宙中的星球会一个接一个地冷却,成为黑暗的集团,能量分散在太空中,不能再用。它们达到了物理学家所谓的“最大乱度”。简言之,就是任何系统若不受干扰,经过一段时间,会越来越混乱。但是我们的宇宙却井然有序,日月星辰的运作分毫不差;原因在哪?谁有能耐从“外界”注入维持宇宙秩序所需的能量?是万物之灵,却小得微不足道的人类吗?还是达尔文理论中随意碰撞、无结构又无智慧的分子?
圣经里多处记载着宇宙的起源。创世记开宗明义就说:上帝创造天地。”诗篇第一四六篇也记载:“上帝创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祂始终持守祂的诺言。”先知以赛亚更是问道:
“你不知道吗?你没有听见吗?不是有人早告诉过你吗?你不知道这世界怎样开始的吗?上帝坐在大地的圆顶上;地上的人看起来像蚂蚁一般。祂把天像幕帘揭开,像铺开人所居住的帐棚……你不知道吗?你没有听见吗?主是永恒的上帝。祂创造了全世界。祂不疲乏,也不困倦;祂的智慧高深莫测。(参以赛亚书四十2至22丶28)
的确!我们只须放眼四周:小到细胞的分裂,大到星球运行的速度与轨道,或是复杂如人脑的结构……,有多少我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高深智慧隐藏其中 ?!
我们能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吗?
“你们仰望天空吧!是谁创造了星星?是上帝 ──祂率领它们像率领军队。祂知道它们的数目;祂一一指名呼唤。祂的能力强大无穷,没有一颗星敢缺席。”(参以赛亚书四十26)
是上帝!是祂的手托住整个宇宙;那维持秩序的,不断注入的能量是从祂而来。天地万物是祂有计划、有目的的精心创造;包括当年那个仰望星空,目瞪口呆的十岁小孩;以及二十多年后,在不断的思索与追寻中,对上帝无限景仰与敬畏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