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20:26-27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佣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
随着2020年COVID-19的大流行,还有一种趋势正悄然流行在全球各大主流媒体之间,就是掌权者的趁势集权。这个世界的领袖,千方百计要打破权力约束的边界,不断寻求扩张权力的机会。但那位真正至高的君王,身体力行地向全世界证明了,真正的掌权者是在众人之间做佣人和仆人,“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
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他身边的门徒时不时会争论谁为大的事情。在马太福音20章,这种心理倾向再次暴露,只因为西庇太儿子的母亲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祈求一件事:“在你的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其他十个门徒一听见,“就恼怒他们二人。”这样的描述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血气之人的本相,就是喜欢在众人中为首的权力,嫉妒要超越自己地位的人。
古往今来,大到一国,小到一城一企业,无一例外,一味恋慕权力者都为权力所伤,这是暴露于日光之下的历史教训,但可惜的是,鲜有人在权力的诱惑面前保持理智。
更可惜的是,在一些神的教会里,也存在严重的“集权”现象,尤其在中国的一些家庭教会,由于缺乏透明健康的治理机制,其创建者在教会渐有规模之后,就失去了起初甘心乐意服侍人的热心,反而慢慢走上了独断专行的道路,压制有恩赐的年轻人、排斥异己、拉拢恭维自己的人、凡事插手。
信主日久,我看到有些人在家长制做派严重的教会里变得唯唯诺诺,开口闭口都是“我们牧师说”“我们牧师要求我们”“我们牧师不喜欢这样”,更有甚者,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事是反复“消化”牧师群发的灵修信息,否则在一天里都没有平安喜乐。我常常问对方:“你的主耶稣基督怎么说?你的个人灵修呢?”
主耶稣在本章一开始就讲了一种现象:“在后的将要在前,在前的将要在后。”我们如果因表面上不如我们的人得了更丰盛的恩典而不悦甚至嫉妒,就会受亏损,不蒙喜悦。因为恩典在于赐恩典的神,他是全然公义又全然慈爱的赐恩者,不是凭着我们的眼见和想法,我们要时时警醒的,是自己有一颗甘愿降卑的心,成人之美,祝福并甘心乐意地帮助有恩赐的人,使每个人的不同恩赐得到最大的使用。做工越多,越要将自己隐藏在人后。主在哪里,我们就躲到哪里去。
主耶稣讲完这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天国之律后,将十二个门徒聚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将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们听到这样的消息,竟然没有人真正在意,反而考虑的是这位首领离开之后,谁为“继承人”的问题。正是因为此,主耶稣提醒他们效法自己,要做带领者,就要像仆人一样服侍人。随后,他医治了两个瞎子,以实际行动做了榜样。众所周知,在他要钉死十字架的前夜,他特意俯身为门徒们逐一洗脚,成为仆人式领袖的标杆。
愿今天人人皆祭司的我们,效法主耶稣,越有恩赐能力,就越小心谨慎躲避权柄、名声和利益这些恶毒的冷箭,在起身教导之前,先躬身服事。而自觉根基浅薄能力弱小的人,也千万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要轻视自己同为祭司的宝贵身份,只要盯着耶稣,甘心乐意做好手中的每一件小事,尽力去爱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这样一来,在神眼中,就已经是站在许多你眼中所谓“大有恩赐能力”前面的人了。
我们不要忘记,神多赐给人的,就要多收取;少赐给人的,就会少收取。恩赐多的人若懒惰不做工,或者“恃恩赐而骄”,就会落在人后,甚至因无法被神使用而成为废弃的器皿;恩赐少的人若竭力追求神,哪怕每日忠心做好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成为在前的,成为天国里那个被神夸赞的为大的人。
总之,无论恩赐多少、大小,我们都当竭力向主,竭诚为主,舍己谦卑,在小事上忠心,凡事操练攻克己身;在与人相处上,不以外貌决定亲疏,而是祈求主的爱充满自己,与喜乐的人同喜乐,与哀哭的人同哀哭;顺服圣灵,以施与的心取代索取的心;时时做好准备成就别人、祝福别人,在人的患难上躬身洗脚,在人的荣耀上甘心退后,以紧紧跟随主、藏身于主为自己唯一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