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信徒首页 信徒分类 切换频道

放下自我,效法耶稣

原创 辛立  2024-10-042930

《生命季刊》从几年前就开始了对北美华人教会中大陆基督徒灵命如何进深的讨论。从这些讨论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属灵的知识和经验。在这里,我想从分析成年人学习和受教的特点入手,帮助我们这些有自己的处世经验,以及特定人文或自然科学教育背景的基督徒,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希望对在圣经真理上扎根,在灵命上进深,有所启发。

从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他们来说,学习环境,个人需要和心情,以及与教学者之间和谐的关系,非常重要。成人学习者虽然具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有个人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对这些优势的处理,要非常谨慎。如果失去平衡,刻意强调单一的优势特点,自我中心的意识太强,负面的作用有时会超过正面的影响。

北美华人教会中,以大陆背景基督徒的教会生活和服事为例,我们常常看到某些明显的矛盾和弱点。彭晖在《向下扎根》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大陆背景基督徒没有正常的教会生活。或者说,从教会流失了。”其原因为何?作者同意刘同苏牧师的以“先天不足”,和“后天实际生命资源缺乏”等原因作为切入点,所做的分析。其分析颇深中肯綮。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分析这些现象,其弱点也很明显。比如,如果我们来自大陆的会众,真像上幼儿园的孩子,那真要感谢神!幼童们哭闹几天,新鲜劲一过,绝大多数的孩子,会随着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教育制度,参差不齐地把书念下去。我们的毛病则是,板凳还没暖热,老师的教导压根儿没听进去,就因着与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思维不同,开始烦躁、挑剔、生气,开始抱怨:不同心……没有爱心……死气沉沉……这些特点,不仅像是被几代老人宠坏了的骄生惯养子,也像是成人反常的“返老还童”,或老年幼稚病。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引发点是太强烈、太成熟、太多的各持己见的个人生活经验和成见。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先天太足”了;同时,又太缺乏谦卑和顺服,以及舍己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这是我们先天的空白和贫乏。

我最近经常问自己,也会问周遭不同教会相熟的会众:为什么来教会?

在一次主日学中,我问会众:我们既然来到教会,来到神的家,为什么在学习和认识真理上,缺乏热情和能动性?难道来教会是像打游戏机抒解压力一样,只是为了个人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与舒缓?合则来,不合则闹;闹不成,则去?我们在公司上班时一点点都不敢表现出的弱点和毛病,都带到教会来了。对此,还“说不得”。对许多人来说,能来教会就不错了,算是给足面子了,谁敢,谁能说我?爱和包容成为挡箭牌,这也是成人学习者追逐实用性的表现方式。

诸多弊端的中心点,还在于“我”和“我能作”。如果我们的认识,我们对人际关系和教会生活的基本点,仍然停留在一群博士和硕士,或一群有经验的成熟者或成功者来“运作”教会;这种周而复始、打闹不休“老顽童”般的丑剧,就会一直演,且每况愈下。我们必须真正看到,我们是一群罪人,是对自己的罪性和老我束手无策的一群罪人,我们只能靠着耶稣,求着耶稣,来拯救我们,帮助我们脱离那险恶的大水;并借着真理与圣灵的力量,做我们随时的帮助者和教育者。不然,这险恶的罪的大水,终会冲去“带土移植”的根上的那点土(参刘同苏《带土移植》)。在北美华人教会中,见多了,也听多了不少“会众”赶走传道人和牧师的故事。

主耶稣开始传福音、呼召门徒、教导和训练门徒,始终把福音的中心点和“认罪悔改”联系在一起。耶稣强调,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舍己”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放下“老我”中阻拦认识真理的经验、知识和罪性。耶稣从旷野战胜魔鬼撒但的试探,第一个宣告,就是“你们要悔改,信福音”。悔改和相信福音密切联系,没有真心诚意对“罪”的痛悔和180度地调整人生方向,没有因痛悔而产生认罪悔改的行为,与所蒙的恩相称,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相信。

下面,我针对“由耶稣带领出旷野”和在耶稣的帮助下,痛改罪性中的“老我”这两个主题,具体分析我们如何效法耶稣,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基督。

首先,是出“旷野”。如果从新约的角度看,在旧约中记述的犹太人出埃及,进入旷野后,就没有真正从旷野中,从罪的捆绑中出来。所以,耶稣必须再进“旷野”,经历试探,战胜撒但。圣经教导我们,因着耶稣在旷野的争战和胜利,祂可以带领着我们,从罪的旷野和撒但死的权势下走出来。不像跌倒死亡在旷野中没有指望的人,是耶稣基督的救赎,保证我们出旷野。凭着人的能力,凭着人的努力和经验,没有任何人可以从旷野出来。救赎是神的权柄,是神的恩典。这就是“马可福音”中,为什么特别突出的描写耶稣基督的“旷野主题”。

然而,有些基督徒对新约中“旷野”的定义,对耶稣基督领我们出“旷野”,还停在自己的理解上和应用上。在他们看来,“旷野”是我们的困难之处,是我们灵命低落的伤心地,是我们生命的低谷,是我们远离神的时刻,甚至是神把我们放在旷野中受试探……如此等等。而事实是,耶稣在旷野40天受试探,打败了魔鬼撒但,已经奏响了胜利的凯歌。所以,马可福音反复重申,耶稣回到“旷野”,在这个争战地,竖起得胜的凯旋门。这是向世人宣告胜利,并向撒但魔鬼夸胜。特别是1:35节:“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侯,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从地理结构和位置上看,在加利利海边的迦百农,周围根本没有沙漠,没有荒无人烟的旷野。略晚于耶稣时代,处于新约晚期的犹太历史学家Stephen,在其著作中,描述当时的加利利地区,村落星罗棋布。其中最小的村子,居民也在五千人左右。

为什么马可要专门选择这个看来“文不对题”的字?这是马可所要刻意强调的,圣经中特有的“旷野主题”。因为在沙漠般毫无生命气息的旷野,毒蛇猛兽横行的旷野,撒但魔鬼曾得逞一时之地,以色列民曾失败的伤心地,“旷野”已经被耶稣这块经过试验的石头践踏了;凶猛的壮士已经被捆绑了,神国的权柄和荣耀已经彰显了,在旷野中,已经开出了活水的江河,那就是耶稣基督!

所以,我们北美大陆华人教会中存在许多问题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圣经的准确理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停留在自己的旷野,停在撒但魔鬼权势下的旷野;这就是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理解,甚至自己的需要,私意解经。这就是罪!我们中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初信主时,虽然对罪有些认识,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真正面对十字架,没有从灵魂深处痛悔,认罪悔改,没有重生的经历,没有经过试验,稍遇困难,就回到老我中,被自己的罪,被各种容易缠绕我们的罪所绊倒。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耶稣在40天“旷野争战”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传统中旷野的地位。我们每一个真正得救的基督徒,就要和耶稣基督一起,在旷野过得胜的生活;我们的灵命、情绪、事奉、家庭、个人身体和事业等方面,会遭遇到不同的困境,会有低谷或低潮。但决不是回到老我的罪的奴役之中,决不是回到仍是撒但顽固营垒的“旷野”。要有耶稣基督的同在,我们必须要有的认罪悔改的个人灵命经历,要时时联于元首基督。我们必须效法耶稣基督,经过试验,成为灵宫中的活石。

我们要经过试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炼净老我中的杂质:罪。这是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一生一世都要靠着耶稣的恩典,所要作成的工作。在新约中,针对个人认罪悔改和事奉神的经历,以作为门徒领袖的彼得,记载的最多最详细。从使徒彼得的一生,可以看到他和耶稣的关系,以及主的教导、责备、忍耐、爱心和恩典。这是如何教育成人学习者的典范。

耶稣的第一个宣告:“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信福音。”施洗约翰把他介绍给两个门徒时,就说,“看啊!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里都突出反映了救赎和认罪悔改。使徒保罗强调:“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神的救赎恩典是无条件的。当这怜悯和恩典临到时,我们要以认罪悔改的心,回应祂的呼召。

如果从我们这些所谓后现代时期的基督徒信主的经历看,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少有人是抱着彻底认罪悔改的心,和完全承认耶稣基督是审判的大君王的降服心态,来到教会的。在我们熟悉的许多名讲员的“经典讲章”中,像当年宋尚节等老一辈传道人,单刀直入,以“认罪悔改信福音”为讲题的信息,微乎其微。像2003年“中国福音大会”认罪悔改之夜的强烈震撼,也是数年才经历一次的盛况。“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泛宗教意识,冲淡了只有“进窄门”才有得救希望的圣经真理。我曾请教过一些传道人和主日学老师,也研究和统计过一些教会的主日讲台内容,最少讲的两个重点:认罪悔改和末日审判。为什么?怕会众再不来了。和彼得看到耶稣的神性,对自己的罪而痛悔伤心害怕相比,我们怕的正相反,我们常常是怕人不怕神。

我们相信福音,福音催我们悔改。这是我们的信仰必经之路。同时,在我们的一生中,靠着神的恩典和圣灵的帮助,认罪悔改依靠福音过得胜的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必然历程。所以,耶稣对彼得的进深呼召,是认识那位呼召者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彼得对耶稣神性本质的认识是正确的。所以,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但是,对耶稣“道成肉身”的工作,对耶稣基督要上十字架完成的救赎大工,彼得的认识是错误的。耶稣是在彼得和门徒对祂的神性有所了解之后,才谈到基督来到世上,所要作的工作和神的方法:“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祂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16:21)对耶稣基督神性的了解,对神的工作的了解,是密不可分的。而“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中文译的“劝”,希腊原文的epitimao,应译为英文的rebuke,有强烈训斥的意思。彼得怎么敢训斥耶稣?这是来自撒但这个敌对者的攻击;而彼得因着自己对民族性和政治性基督的顽固偏见,在成为撒但攻击对象的同时,也成为撒但的代言人,控告耶稣的救赎工作和使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我们这些已经悔改得救的基督徒身上,也会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或者在圣经启示的真理中更认识耶稣;或陷入肉体和老我的迷惑,中了撒但的圈套,成为攻击耶稣工作的工具。

耶稣直接指出犯这种毛病的根源:“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将“体贴”翻译为“思想”,会更合乎原文的意思。在与神同工的事奉中,我们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常常不思想属于神的事情,只思想属于人的事情。又常常以自己传统的经验,从对自己最有利的角度,去判断甚至斥责耶稣基督的工作。在教会的实际生活和事工中,出问题的时候和关键在于我们把神的本质和神作工的原则,截然分开了。我们以为自己真正认识神,也心甘情愿来服事祂,却常常用人的教导、经验和方法,去作神国的事;我们常自以为是在作属灵的事,却没有属灵的能力和资源。

对神的认识和行在神的旨意中,应该是并行不悖的。正因为彼得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夹杂着自己的经验和意愿,所以,在耶稣真的面临受苦、审判和上十字架时,彼得是门徒中最肯定自己会和主同死的忠实者,又是在实际行动中,以最勇敢的方式,拔刀来“保护”耶稣的相助者;但这些,都不可能达到神的要求。要跟随主耶稣,必须是先舍己。而在成人学习者身上,在我们这些有老我经验的基督徒身上,最难舍去的,就是我们自认为最可靠的“宝贵经验”。如果再加上“属灵”两个字,则更加难以割舍了。并且为此,我们真的会拔出“保卫耶稣”的刀,一逞匹夫之勇,把自己所在的教会,杀得体无完肤。

我们并不否定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有可以为主所用的特点;但主更喜悦把主自己给我们,让我们拥有祂,降服于祂,在祂里面得着生命和力量,并且理顺人的经验和耶稣的生命之间的主从关系和前后顺序,为主所用。

不看环境不看人,单单定睛耶稣,是我们一生所要学的功课,也是非常难学的功课。所以,在约翰福音的最末,这位“主所爱的门徒”,刻意点出了人性的弱点:主耶稣复活之后,和门徒们在加利利海边共进早餐时,耶稣三次问彼得:“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真爱(agapas)我比这些更深么?”“你真爱(agapas)我么?”“你爱(philou)我么?”,并且三次叮咛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对爱耶稣和喂养耶稣的羊所要付出的代价,耶稣也作了预言:“但你年老的时侯,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

对如何以死来荣耀神,彼得的反应,和耶稣让他来“喂养我的羊”不同。在回应耶稣交给他的教会事工时,彼得没有回首四顾,去寻找团队和别人的帮助。但在面临牺牲或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时,当困难来了,当死亡真来了,要为耶稣付代价的时候到了,“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着……就问耶稣说:主啊,这人将如何?”在此,人性的软弱和劣根性又暴露出来。

彼得面临耶稣在事工的托付时,即使他自己明明知道能力和爱心都不够,他的回应,会以人所能付出的爱(philou),去回答耶稣所要求的真爱(agapas);直到耶稣也用人的爱(philou)来,来要求他,回答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人会本能地降低神的标准;用自己的标准和神对话。另一方面,对“喂养我的羊”,这个非自己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工作,却信心满满,“责无旁贷”地一肩扛了下来。但是,对于以自己不情愿的方式,被人牵着,像主耶稣那样,在十字架上以死来荣耀神,我们就会左右顾盼而言他了。这不仅仅是彼得人性上的特点,也是我和你,在自己生活中常常看到的罪性:荣誉来了,再大再重,也可以扛下来;困难来了,责任来了,羞辱来了,非拉个垫背的,不管其是否无辜。这就是我们这些舍不得放下老我经验的基督徒,在教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矛盾”。争取名利地位时,想到了“我”,面对牺牲和推卸责任时想到了“他”。我们很少问,今天在我们教会中所出现的某个具体的错误中,哪些部分是因为我的罪性和罪行而引发的;对此,我们是否认罪悔改,求神,求会众们饶恕。

耶稣的回答非常明确,祂对我们中间每一位都有要求;这是主与每个人之间的独特关系,权柄在耶稣手中。不论我们是谁,都没有权力自成中心,以各种推辞,避开主耶稣“你跟从我吗?”的直接询问;而是应该将为主殉道,为主舍己,作为基本出发点,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回应耶稣的呼召。别的主内肢体与神的关系,神对他们的要求,主权在耶稣!“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侯,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从“成人学习者”的特点看,我们学习的实用性、目的性、积极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与和谐,与学习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在北美,以大陆文化背景的基督徒为主体的教会内,这也是动力和矛盾的交接点。以我个人有限的经历,实在没有经验可谈。只能面对自己的学习和事奉,从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我们作教会领袖和教导的,先要学习耶稣的道成肉身。主耶稣本是神,为了救赎生活在罪中的人类,成为人的样式,住在我们中间,丰丰满满的有恩典和真理,用祂的生命,来显明完全的神性和无罪的人性。作为基督的门徒,就是要效法祂,活在耶稣基督里,在圣灵的随时帮助下,渐渐使“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4:13)别人不仅仅听你说什么,最重要的,是看你在做什么。一个陌生人来到一间新的教会,首先要看到的是:耶稣基督在我们中间吗?耶稣基督活泼的生命和爱,要活在我们的生命中,要常常借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流露出来,作为馨香的祭献给神;作为爱的管道,把关心、帮助、体贴、医治和谐与和睦,带给需要的人。

我们中间每一位基督徒,特别是个性成熟、事业成功、自我思维架构固定的成人学习者,在学习圣经真理时,要放下自我,成为小孩子的样式,有受教的心。成人学习者的经验,实际性,实用性,目的性和自我追求性等优点和缺点,都要在圣经真理和圣灵的光照下,重新定位。

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信中说:“这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也传到普天之下,并且结果,增长。”“结果,增长”的希腊文动词形态,都是中性陈述句型的现在时态。是福音本身所具有的神的大能,自己增长,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自从听见福音的日子,就当存谦卑的心,放下一切自以为得意的属世知识,“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悦。”

认识神,满心知道神的旨意,行事为人的方向、方法和结果讨主喜悦,都是属灵的事;“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哥林多前书2:12;2:6)只有圣灵在我们心中做那奇妙的工,引导我们明白圣经的真理和神的心意,在我们所思所想和所行中,有了主同在和蒙主的喜悦;我们才能“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神;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歌罗西书1:10-11)在这里,“结果子”的“结”,是希腊文动词的主动陈述语法结构的现在时态。是我们每个基督徒要主动努力地去为神做的工作,与所蒙的恩相称。“渐渐地多知道神”和“在各样的力上加力”中,“多”和“加”,希腊原文是一个字。圣经向我们明明白白地宣告:基督徒生命的存活,成长和结果,一切都离不开神的恩典,也必须付上自己的努力:只有尽心尽性尽力地“结果子”,爱神事奉神,就会“渐渐的多知道神”;在生命成长和认识神的历程中,没有一蹴而成,是“渐渐”地加多。在事奉上力上加力,能力增多,要照着神荣耀的权能和恩典;能力来自神,荣耀归于神。

在属灵的事上,无论是认识神或事奉神,我们的老我和经验,一点边都沾不上。因为罪性和罪行,使我们与圣洁的神完全隔绝。但是神的爱:创造的爱,救赎的爱,无条件的爱,借着耶稣基督并祂的十字架,将我们这些蒙恩的罪人,和神自己,和神的大爱,联结在一起。认罪悔改信福音,是我们基督信仰的基本要求和起点,如果在这一点上不清楚,必定会影响我们和神的关系,必定扰乱我们和人的关系。

所以,对自己在信主之前所犯的罪,必须在主面前认,求祂的怜悯和赦免。也当随着圣灵的感动,对得罪的人、伤害的人,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认罪悔改。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认识神,事奉神,渐渐地多知道他,在各样的事上力上加力的过程中,更看到自己的罪,看自己是“罪人中的罪魁”,靠着神的恩典,去打属灵的战争。同时,因着老我中肉体的私欲、眼目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我们常常会在神所交托给我们的善事上,畏缩不前,在神所托的善道上,坚守不住,甚或被罪所缠绕,以至跌倒。所以,必须时时刻刻靠着十字架的能力和圣灵的帮助,认罪悔改。

感谢您支持我的服侍,让我们同心携手同奔天路!
奉献支持
举报
收藏 1
评论 0
十字架的路——灵性成长的秘诀
亲爱的青年基督徒朋友,也许你此刻正处在试炼的痛苦中,我不知道那具体的痛苦是什么,也许是失业、失恋、疾病,也许是教会弟兄姐妹的误解和轻视,你可以在痛苦中选择逃避十字架,也可以选择在神的恩典中顺服。神的灵必再次激励我们仰望基督,走这条荣耀的十字架道路;因为在黑暗的尽头,是主复活的大能的荣耀。

0评论2024-12-03528

从巴别塔到各各他
如果基督徒传的福音里没有十字架,别人即使信了,所信的也只是一个没有十字架的片面的福音。我愿意在基督钉痕的双手带领下,向“知识的开端”走去。我不敢说什么,也不敢传什么,唯愿以后的日子里,我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

0评论2024-12-01296

我怎么才能长大——忘记过去,努力向前
基督徒重生得救之后,怎么才能与世界不一样,与过去不一样呢?耶稣基督离世之前教导我们,让我们倚靠圣经、圣灵和教会,以战胜今世的风俗和肉体的私欲,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

0评论2024-10-31542

为小包包辩护
感谢神,让小包包写下这么真实的文字,小包包当时虽然软弱,但已作了神的器皿。对人有帮助的,正是小包包文中那种真实的困惑和挣扎,而不是精心营造的属灵外壳。

0评论2024-10-11174

将“心”归主——关于“混混基督徒”现象的神学思考
笔者感到似乎有一种“圣经和神学理论”如何与“信徒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张力。太理论的阐述,好像只能告诉我们一些正统的教义和圣经的教导;而信徒如何在平时的生活中把这些教训体现出来(活出来),似乎就看各人的努力了。

0评论2024-09-26121

在基督里拥有漂亮的人生的条件:信心---“从保罗的信主经历学习重新编写人生故事”系列之六
信心也可以理解为信者对最美好的故事(即耶稣的人生)的向往(渴望)和对自己的不漂亮的故事的承认(谦卑)。如此,信心意味着人的价值观的改变。正如扫罗变成保罗之后说:“然而以前对我有益的,现在因着基督的缘故,我都当作是有损的”(腓3:7)。

0评论2024-09-10342

使受苦人生变为美好的关键因素:神的同在---“从保罗的信主经历学习重新编写人生故事”系列之五
基督徒可以活得像耶稣一样(即活出虚己而被充满的美好故事),这最主要并不是关于纪律和毅力(虽离不开这些),而是基督自己与信徒的直接同在。这种亲密的同在使信徒能感受到基督自己的感受,能以基督的思维思考问题,能用基督自己的心情和精神体会神的旨意。

0评论2024-08-30398

中国学人如何溶入华人教会并参加事奉呢?–从我们自己做起
如果我们在事奉上放不下重担,脱不下罪,忍无可忍,疲倦灰心,那么只要我们定睛在耶稣的身上,想一想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情形,难道我们还振作不起来吗?

0评论2024-08-27213

不要“玩”试探!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4-15)不要“玩”试探!

0评论2024-0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