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家庭首页 家庭分类 切换频道

参孙的父母

原创 小云  2025-04-153170

士师记13章一开始就记述以色列被非利士压迫四十年。我们就知道上帝又要在历史中兴起一个伟人,来拯救以色列了。要讲述这样一个伟人,就要从他的妈妈开始讲起,因为成功的男人始于伟大的母亲,圣经中讲述摩西,撒母耳,都是从他们的母亲开始讲起。而士师记里一上来对这位母亲的介绍就是—不育。有没有注意到圣经中有一个现象,就是许多不育的女子要么不生,一生就生了一个大人物。代表人物从旧约的撒拉,拉结,哈拿,一直到新约的以利沙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猜想有三。古代女子不育,是非常羞耻的一件事。该女子必是痛苦万分,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经历了这种长期的煎熬与磨练之后,心性成熟,预备好了,得以担当养育伟人之重任,此其一。经过这么多年的等待与期盼之后,晚年得子,必视为珍宝。在那早婚多育的年代里,必定要比其他儿孙成群的家庭更为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此其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等”是上帝赐福的法则。“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而在时空限制下的人就只有等。最好的东西往往是经过长期的等待后才到来的。等待的过程中,最苦的是还看不到结果:该做的都做了,也不能再做什么了,只有凭着信心和盼望忍耐等候,如同“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圣经中这些不育女子的等候就好像旧约众先知等候所应许的弥赛亚,又好像新约众圣徒等候基督的再来。

这位母亲经过无尽的等待终于等来上帝使者的显现。使者告诉她,她要生一个儿子,还是一个将来要拯救以色列的英雄儿子。她不要吃不洁之物,在旧约里就是象征要圣洁,而她儿子要作拿细耳人,意思就是分别为圣,归于神的人。这里我们可以注意到,上帝并没有先向孩子的父亲显现,却先向母亲显现,相信母亲与上帝更亲近,这个情况与哈拿相似。母亲把使者的话告诉父亲,父亲就求上帝再差使者来,指教他们如何待这个儿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一定要给他最好的。从小要给他安排什么样的课?找什么样的学校?这个孩子将来还要拯救以色列,那要给他吃什么东西使他长得健壮?要报哪些体育班?这些使者都没提,最好还是再来一次,问问清楚。

上帝听了他的祷告,使者又一次来到。只是使者来的时候,母亲在那里,父亲却不在。我们祷告上帝,上帝回应我们的祷告时,我们的心却已不在那里,因此听不到上帝。而这位母亲却是位时时祷告、与上帝亲近的人。使者来的时候,她正在田间,但是她就是在工作时也能看到上帝。她叫来父亲,父亲问使者,我们当怎样待孩子?使者却只是再次重复了上次的话:她要圣洁。原来上帝早已告诉父母当如何教养孩子,可我们这些父母还是要再问,看各种教导如何教养孩子的书,参加各种教导如何教养孩子的班。孩子如果这样,我要怎样?孩子如果那样,我又要怎样?而上帝只是给了父母一个很简单的原则:圣洁。值得注意的是,使者特别强调作母亲的要保持圣洁。父母要圣洁,然后才能教导子女圣洁。

这个母亲后来生的儿子就是参孙。参孙与其他士师不同,他独来独往,勇猛异常,更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圣经没有说他父母给他什么特别的训练,或教他什么高超的武艺,但上帝的灵感动他时,他就用驴腮骨杀了一千人。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他曾看中一敌国女子,要父母给他娶来为妻。他父母说,不好吧,参孙说,我要嘛,最后父亲还是跟参孙一起去娶了(14﹕10没提母亲,也许母亲比父亲还坚持些)。参孙父母并非忘记使者要他圣洁的嘱咐,他们告诉参孙不该与拜假神的外邦人结合,参孙却知道只要再坚持一下,父母就从了。这一幕其实身边常发生。孩子要一样东西,父母说,不好吧,孩子说,我要嘛,最后父母知道不好还是给了,以为说一句不好就算教过了。孩子也学会了,原来没有什么必须坚守的原则。

在娶敌国女子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就是参孙吃了死狮里的蜜。死畜属于不洁之物,他作为归神为圣的拿细耳人,是不该吃的。他不但吃了,还敢拿给父母吃,反正不用告诉父母蜜是从死狮里来的。而他父母也不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吃了。今天,很多青少年做的事,父母都不晓得,也不问。也许都太忙了吧,反正很多事也是小事。参孙这里只是吃了象征着不圣洁的食物而已。然而,小事上的不圣洁最终引向大事上的不圣洁。参孙后来因沉迷于妓女,被诱骗,双目被挖。虽然最后回到上帝面前,在上帝的帮助下,与三千敌人同归于尽,但他为自己的错付上了惨痛的代价。

知道后来发生在参孙身上的事,就不禁感慨上帝的使者当时对参孙父母的嘱咐,要圣洁。参孙父亲问,这个将来要拯救以色列的英雄儿子,我们当怎样待他?上帝的答案:不是操练他的体格,而是操练他的品格。只可惜,答案重复听了两遍,还是没能避免这个为人父母的误区。


语音朗读:清馨姊妹
不是宣教士,也可做宣教事!
奉献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交棒失误丢金牌
父母依靠上帝,就有了一个新准绳,就能逐步活出新的样式,也为孩子树立全新的榜样。我听过和见过不少认识主耶稣的弟兄姊妹,把孩子带到教会,求上帝管教。从此孩子在行事为人方面都有了另一番面貌,让这些做父母的感到惊喜和欣慰。

0评论2025-06-2578

能否停止聚会?
我渴慕过一个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参与正常的读经、唱诗、祷告、聚会、奉献,得到牧养。教会有几个弟兄劝我暂时放下信仰,先把家搞好,要个孩子;待感觉可以的时候才再去教会。不知他们说的是否合上帝的旨意。

0评论2025-06-19145

“爸爸”的称呼沉甸甸
每个人其实都很需要爸爸,而且需要两个爸爸。情感上不能没有地上的爸爸,灵性上不能没有天上的爸爸。上帝是人类之父、万物之父。离开地上的爸爸,人就难以健康成长,就少了今生的福气。离开天上的爸爸,人心灵深处就常有空虚无望,就少了永生的盼望。

0评论2025-06-15139

养儿十八,养什么?
父母的最大职责就是自己先要敞开顽梗封闭的心,愿意去认识耶稣,再帮孩子搭一个天梯,引导孩子认识上帝,用圣经──上帝的话语教导儿女。一旦上帝的话语植根在儿女的心中,他们就会渐渐养成一个合上帝心意的言行规范,就会爱人,就会宽容,心里就有平安,生活就有喜乐。上帝也会从天上垂看他,陪他一路同行。

0评论2025-06-01132

将我们的儿女献给主
父母爱儿女是一定的,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爱我们的儿女是每一位父母都要认真考虑的。当我们从市面上找寻各种育儿、教导儿女的书籍、资料来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那本最为重要的来自天上启示的书卷呢?

0评论2025-05-14362

家有忧郁症病人
我亲爱的妹妹自幼活泼聪明、自尊心强。不料在高中期间患上忧郁症,虽勉强大学毕业,但工作不久,因幻听幻觉严重,只得辞职。父母跑遍了医院,竭力为她治疗。妈妈日夜陪着她;有时因妹妹不认自己有病,爸爸只好代她去外地寻医购药。如今妹妹已患病十七年,每天服用大量药物,病不见好,伶俐的她变得越来越迟钝。

0评论2025-05-06107

欠债累累怎么办?
我们有一个小店,本来生意还可以,后因丈夫整天不在店中,生意一落千丈,收入不够付店租。我就向教会几位姐妹借了钱来垫店铺和房子的租金,本想卖了店后就可以将钱还给姐妹,但因没生意,卖不出,最后店铺给房东收回了。我真苦呀。我该怎么办?

0评论2025-04-30101

给孩子的信之一---信与行
信耶稣就是相信善必然独得最得的胜利,因为耶稣的路线就是以善胜恶,而他的十字架及复活,是在向我们证明善不能被打倒,被灭。故真正信耶稣的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也站在善的一边,亦即站在上帝这一边,绝不和罪恶妥协。

0评论2025-04-25112

女儿与男友同居
你在十年之间,被身旁两个最亲爱的人离弃,其间身心灵所受到的痛苦,真是非旁人能明白。十年前,你被丈夫殴打,仍忍辱与他同住,可他最后竟选择新欢,漠视你的痛苦。之后你成了单亲妈妈,独力抚养三个小孩。你好不容易把大女儿抚养到十八岁,可是,她两年前结交的男友竟恩将仇报。以下是我给你的几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0评论2025-04-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