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从心灵深处爱主的弟兄姊妹,很多都有过这样一种共同经历,那就是特别喜欢给人传福音,一见人就说个滔滔不绝,恨不得几分钟就把人家“搞定”。然而很快就悲哀地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自己越是口沫横飞,人家越是不信。不仅朋友关系搞得很僵,连自己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挫伤。你说有神,人家却说没神;你说只有一个神,人家却说有好多神;你坚持耶稣是“自古华山一条道”,人家却大谈“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说基督教国家都经济发达、制度先进,人家却说你信得太功利、太庸俗……本来是传福音,最后却变成了辩论大会,问题越争越多,矛盾越争越大。到了最后,双方不欢而散,连你自己都不禁开始怀疑……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原因。譬如说,在传福音之前,我们没有很好地向神祷告;譬如说,对方的心过于顽梗,背后的黑暗权势过于强大;譬如说,我们自身的生命还没有预备好;譬如说,我们缺少说话技巧……除了这些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自身的真理装备严重欠缺,假如我们自己对基督都一知半解,又怎样让人家心悦诚服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刚一信主就迫不及待地想给人传福音,又是网上聊,又是电话谈,又是当面传;一会用录像资料,一会用文字见证。然而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长时间才勉强让两三个人信了。我付出的代价是得罪了许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多年老友,甚至我的亲弟弟也被我得罪了,连我的电话都不接了。圣经上说,“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太10:36),得罪亲朋好友,这是传福音的必然结果。可是我也应当反思,我得罪的人是不是太多了点儿?如果我多一些智慧,是不是可以少得罪一些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又真又活的神,怎么楞是没人接受呢?让我传福音的热情倍受打击,迷茫中,我把自己的目光转向了圣经。2005年7月到2006年2月,大半年时间,我除了圣经以外,什么书也没读,什么事也没做。每天除了读经就是祷告,除了祷告就是读经。信主以前,我就接触过圣经,有些章节甚至读过很多遍。现在把这本沉甸甸的厚书重新打开,心情大不相同。起初,我还有些受不了圣经的沉闷和枯燥,但是随着圣灵作工,神开了我的眼睛,冷冰冰的句子开始活了起来,拥有了活泼的生命。
有一天,一段曾经读过的经文抓住了我:
“他们来到伯赛大,有人带一个瞎子来,求耶稣摸他。耶稣拉着瞎子的手,领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他就抬头一看,说:‘我看见人了。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样样都看得清楚了”(可8:22-25)。
无法形容这节经文给我带来的狂喜,多日以来,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底就在这节经文里面!刚刚信主的我,就像那个还未被完全治愈的瞎子一样,虽然信了主,但是我对圣经、对神都知之甚少,才闹了个把人看作树木的笑话。我传的信息本身就有问题,如何让别人相信?即使人家信了,也会出现偏差,就像我自己出现偏差一样!从这些事情上,我也感受到了神对我的用心良苦。神之所以不给我开传福音的路,是因为我还没有成熟,祂在保守我,免得我传偏了而不自知。
我刚信主时的生命状态,有点像“犹太人”和“希腊人”。圣经上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1:22-29)。
与那些只敢说爱却不敢说罪、把信仰搞成减价处理商品的基督徒们相比,我的错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传的福音太知识化了。我把“神爱世人”误传成“神爱文人”了,我讲的神迹太多,我用的逻辑太多,我调动的知识资源太多,我几乎做到了面面俱到,却单单忽略了耶稣的救恩,忽略了基督的十字架!一个基督徒在传福音的时候竟然忽略了十字架,真是需要好好悔改!以前读到“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来2:3)总觉得这话是对不信者说的,可是现在再读,我却发现这句话明明是对基督徒说的。如果基督徒传的福音里没有十字架,别人即使信了,所信的也只是一个没有十字架的片面的福音:一个不能照出人之罪恶的福音,一个不能显明基督救恩的福音,一个曾经被圣灵透过保罗斥责过的“别的福音”(加1:6)!
在滴着耶稣鲜血的十字架下,我恐惧战兢,那一点可怜的骄傲与自义分崩离析了。我真是一个罪人,一个愧对十字架救恩的罪人!
圣经上说:“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1:8-9)。
很长时间,我所传的不是完全的福音,不是纯正的福音,我用“人的遗传”取代了“神的诫命”(太15:2-3),这样的福音容易让人想起创世记里所描写的巴别塔。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创11:3-4)。
显而易见,巴别塔是狂妄自大的人本主义者所建造的庞然大物。他们建塔的动机不是为了荣耀神的名,而是为了传扬人的名。难怪神对巴别塔那么深恶痛绝,最后变乱人类口音,让它完全停建,把人类分散在全地上。
历史上有形的巴别塔早已灰飞烟灭,但现实中无形的巴别塔却层出不穷。古往今来,人类一直乐此不疲地建造巴别塔。古代是巴别塔的时代,当代仍然是巴别塔的时代。在“多元化”、“自由化”甚嚣尘上的21世纪,各种各样的巴别塔数不胜数,光是打着“基督教”旗号的巴别塔就让人眼花缭乱—一如古代的巴别塔命名为“神的门”。
神明明早就有言在先:“你若为我筑一座石坛,不可用凿成的石头,因你在上头一动家具,就把坛污秽了”(出20:25),但是人类总是技痒难忍,想在神坛上动动家具;神明明早就三令五申:“凡我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申12:32),但是人类总是身不由己,想用对待小学生作文的态度来对待圣经,不是想在里面添上些什么,就是想在里面删掉些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建起了一座又一座新的巴别塔。譬如有些基督徒高举科学文化,搞成了“文化福音”;有些基督徒高举民主宪政,搞成了“政治福音”;有些基督徒高举现实关怀,搞成了“社会福音”;有些基督徒高举医治,搞成了“神迹福音”;有些基督徒高举个人奋斗,搞成了“成功福音”;有些基督徒对罪绝口不提,却片面地高举自己也不甚了了的“爱”,搞成了“泛爱福音”……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这所有“别的福音”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与神的心意背道而驰。圣经上说:“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这些“别的福音”却让人思念地上的事,从里到外散发出一股浓烈的人本主义气味,看不见十字架的光芒,也闻不到主基督的馨香。虽然这样的“福音"容易赢得喝彩,然而,“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
遥想当年,被神大大使用的使徒保罗,却不是这样。他目不转睛盯着十字架: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林前1:17);
“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1-2)。
回到各各他,回到十字架,回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在暗室中与神相交,接受圣灵的光照,我以往所有的骄傲和自义,焕然冰释。那些“文化福音”、“政治福音”、“社会福音”、“神迹福音”、“成功福音”的巴别塔也一一倒塌,哪怕它们是多么地“悦人眼目”,多么地“好作食物”(创2:9)。
当我身上沾着的所有知识的、文化的尘垢, 都被耶稣基督的宝血洗净之后,我终于敢于承认,我是一个卑微的人,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我是一个愚昧的人,我是一个无知的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8:2)。我是耶稣基督用重价买赎回来的,按理说我应当知道更多,可是很长时间,我却连耶稣的十字架都不知道!我太把自己的“高言大智”当回事了,我太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当回事了,我太把自己的满腔激情当回事了,我太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当回事了!如果不是主的怜悯与保守,我真不敢想象自己以后会走到什么地步。
圣经上说:“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箴1:7)。现在,我向主承认,我愿意埋葬那个“学了埃及人一切学问”的老我,我愿意成为一个“新造的人”(林后5:17),我愿意像保罗那样:“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腓3:7)。我愿意在基督钉痕的双手带领下,向“知识的开端”走去。我不敢说什么,也不敢传什么,唯愿以后的日子里,我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走向各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