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完成了整日的功课,从油麻地步往尖沙嘴,已是晚上十时了,途经上海街看看有可买的东西没有,店铺多已关灯休息了,偶尔一些小贩车子还停在街角一堣。街上途人稀疏,黑沉沉的气氛浓厚,连街灯也抗衡不了。往上望那楼宇是战后初期的建筑,变得黑漆的外墙日久都失修了;晴晚下的地面滴渗污水,应用了「各家自扫门前雪」的训言,店东随手倾倒已成习惯。这种气氛像是驱赶中产人远离那儿一般,不知有多少大众居于其中。
一瞥,看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穿上夺目的长衫,拥有柔长的秀发,肩上小巧的手袋,站在街头上。这黑沉沉的街头原不合衬她的服饰,使人好奇在这里等待是干甚么?不久我才明白过来,有人经过,她望着对方,便以诱人的声线呼唤,又说:「只是二百块。」她的背景是怎么的?大众从不理会,从不关顾,只看是富裕社会的边缘一族。记得社工老师的奇遇,还想效法。想当年他与同学们在晚上寻找在街上留连的性工作者,主动与她谈天,了解她的背景和工作状况。可曾有人想过会去关心她们,因为她们是耶稣的朋友呢?
社会富裕起来,教会也中产化了,使命也转投了向「知识分子」传佳美的福音,有福音到另类一群没有?所有人都是主耶稣所关心的,真渴望她们同样依靠主耶稣。当把福音数据转告给她们之前,可否停下来细听她们独特的人生故事,尊重她们的现在和接纳过去的所有。罗马书十章十二至十五节记载:「其实并不分犹太人和希腊人,因为大家同在一位主;他厚待所有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造主名的,都必得救。』然而,人还没有信他,怎能求告他呢?没有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人传扬,怎能听见呢?如因没有奉差遣,怎能传扬呢?如经上所记:『那些传美事报喜讯的人,他们的脚踪何等佳美!』」愿安逸的信徒主动关爱基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