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早晨要分享的经文是【可6】【可6】和【太13】的内容有很多的相似。我们看第一段,【可6:1~6】耶稣离开那里,来到自己的家乡,门徒也跟从他,到了拿撒勒,不只没有行什么样的异能,而且还被当地的人所嫌弃。其实,耶稣不只是带着门徒们每一天走访那些需要的人,耶稣也带着门徒们看了看那些并不需要他们的人。也许拿撒勒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耶稣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但是就是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想法。从另外一个方面,正好抗拒或拒绝了耶稣。这样的一种拒绝,其实每一个门徒都跟着来观察。所以跟着耶稣不只是体会那种生命的翻转,跟着耶稣也体会生命的那种刚硬和拒绝。
这样的事情,其实发生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方面。对于基督徒生命的一种转变,很多的人是非常的喜悦。但是对于基督徒在生活,甚至是真理方面的固执,也是引来了一部分人的抗拒,甚至是拒绝。所以基督徒的生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生命?就是在跟随耶稣走耶稣基督十字架道路的生命。那这条路最艰难的,不是顺境,而是逆境。逆境的时候,如果我们也是自我为中心,就会失落,甚至是受挫。如果我们是以神为中心,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了。因为耶稣基督从来不关注别人对他的拒绝,他只关注人的需要。当我们关注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把目光放在拒绝上;当我们关注神国度的时候,我们就会把目光放在别人的需要上。所以当你受挫的时候,你要思考:是不是你现在只关注自己,不关注神的国?当我们软弱的时候,我们也要思考:我们是以个人为中心,还是以神为中心?
在今天的这一段经文当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耶稣他所走的道路,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的。那么顺利不顺利呢?其实不在乎环境,而在乎人的心。耶稣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情看得那么重要,因为他看到的是有更多人生命当中真实的需要,也因为这些需要,就成为他在这个世界上,三年半服侍的非常重要的方向。亲爱的弟兄姐妹:你的方向是什么呢?是个人需要呢?还是上帝国度的需要?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段,【可6:7~13】。【可6:7~13】的这一段,耶稣差遣门徒,耶稣差遣门徒,让他们奉自己的名去做很多的事。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前面【太10】已经讲过了,耶稣赐给他们权柄,让他们不是做勇士,是做顺从神的人。我们看【可6:14~29】这是表达了耶稣差遣门徒之后,门徒有可能会经历的事。那这些事情因为没有发生在门徒身上,以先用施洗约翰的死,来提醒。提醒每一个读者、门徒们所经历的,很可能会和施洗约翰是一样的。因为他们的生命当中,有从生而来的使命、正直。所以他们一定会遭人拒绝,那这种拒绝,不只是拒绝耶稣,连为耶稣基督开道路的施洗约翰,也被拒绝了。那某种程度上来讲,跟随耶稣基督的门徒,一定会经历和耶稣并施洗约翰同样的环境,那就是被人拒绝的环境。在被人拒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还持守正直?在被人拒绝的时候,我们还是不是死守在神面前的那种追求。这是每一个人生命当中所发出来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其实关乎到每个基督徒的人生。
那么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常常要反思:你做好准备了吗?你做好准备,走十字架道路了吗?你做好准备,学像耶稣基督了吗?当然这个前提是,我们生命已经被神的话有装备,并且了解,并且认识神,认识耶稣基督。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的那种意义。如果我们不够认识神,如果我们对神的话语了解不够清晰。那么我们所说的这些事,只不过是短暂的,我们对神的回应呢,也是属血气的。因为回应神,不是凭着血气,而是凭着对神的认识和了解。如果对神的认识不了解,别人几句话就可以打倒你。如果对神的旨意也不够清晰。走着走着,遇到艰难,我们就退缩。你想挪亚在造方舟的时候,多少人反对他,耻笑他,甚至家人也不理解,但是他非常坚定的造方舟。因为他对神有清晰的认识,他对神的话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所以无论如何,他会继续往前走。可是你会发现:我们的生命,并不是如此。如果今天再让你去造一个方舟,花尽你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你愿意去做吗?你会发现:这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如果对神的认识不是那么准确,不是那么清晰,没有人愿意做这样的事。
施洗约翰为什么直到死的地步也不肯妥协?那是因为他对他的使命有明确的方向。今天面对世界的动荡,面对这种病毒的侵袭,我们需要有更强烈的使命和对使命的认知。所以基督徒越是在这种危急时刻,越是要紧紧抓住神的话,如果我们不抓住神的话,我们就会被这个世界所摇动。
在【可6:30~44】的这一段,喂饱五千人,我们已经非常详在【太14】已经解释过了。喂饱五千人表达的是,对旧约所应许的一个成就。也看到了耶稣对人,生命当中的需求,这种了解的程度。他不只看人里面的需求,他也可以看到人外面的需求。所以神都不是那种绝对的,就是说:只关注你的里面,不关注外面;或者只关注外面, 不关注里面。他关注的是一个全备的人,一个完整人的生命。所以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当我们有些需求。当我们遇到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来到什么面前来信靠,并且依靠他。在这种光景中,我们看到的是耶稣基督对人的怜悯。看到的是他对人的那种关怀,那我们今天也是如此,我们既然效法耶稣基督,就要关注我们身边一个整全的人。无论是他生活上的需求,还是他属灵身体当中的软弱,还是他对方向的一种丢失或者是迷茫,我们都要去关注。
所以在教会服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关注他,就是关注他整个人的全部,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所以对于基督教的教义的核心。就是爱一个人的全部,因为要爱这个人的全部,所以是付出牺牲的爱。因为那一个人的全部,不是那么简单的。是要帮助他,在人的全部的部分,发出一种调整,一种改变。那么真的是需要我们付代价。耶稣带了十二个门徒,你能带几个呢?有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很大的,觉得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其实我们能做多少?能够关注一个人,并且帮助他持续的成长,生命发生改变,像我们一样火热的侍奉上帝。这都是要花很多精力的,甚至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何况我们要关注那么多人呢?所以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教会的弟兄姐妹应该全部都动员起来,去服侍教会的弟兄姐妹,去服侍那些生命当中有需求的人。不需要做太大的事情,你只需要把这一个人看顾好。你只需要把这一只羊看顾好,这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我们常常追求很大的事情,其实神从来没有让我们做很大的事,他只是让你关注别人的需求。当耶稣做了五饼二鱼神迹之后。
在【约6】里面说:“众人就强迫他要做王。”所以耶稣就催门徒上船,渡到海那边去。那么渡到海那边去干什么呢?是要让他们逃离这样的一种试探,因为人面临试探、诱惑的时候,是要逃离,不是要凭着血气去面对。因为人的血气站立不足,人只能退回到神的面前,才能够安静,才能够持守《圣经》的话语。那么对于经文后面的展开,我们已经解释了很多了。门徒们为什么会在海中惊慌失措?乃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耶稣所讲的话,当一个人忘记耶稣所说的话语的时候,他一定会有恐惧、颤惊。在耶稣带着门徒一夜劳顿,去了这个格拉森做的事情。其实在【可】一笔带过。那么在【可】一笔带过之后,我们看到耶稣来到革尼撒勒这边的时候,他就治好了他们,并且继续做他该做的事。其实耶稣的心里面是非常明确的,他对他的呼召非常明确。无论是去了革尼撒勒,还是前面,我们谈到格拉森被鬼附之人的地方。耶稣都是有清晰目标的,他知道他不需要在一个地方纠结,去逗留,因为他要走的路是非常长的,他要去见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他不会纠结在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群体上面,他只讲他该讲的话,他只做他该做的事。那后面的事情,那是你对于上帝的一个回应。
所以今天我们呀,常常被一些事物缠累,被一些人所缠累。你只需要做你该做的事,说你该说的话,好好的去关注人。他怎么回应,那是他和上帝的事情。我们因为他怎么回应我,软弱、跌倒、受挫,其实真的是不值得。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清楚的明白方向、明白自己的目标,那就没有必要真的是对一些事情纠结。纠结导致的,是我们浪费时间;纠结导致的是我们面对神有很多的张力,反而成为了我们与神的,这种关系的嫌隙。
其实,我们只需要在神面前忠心就可以了。所以在【可6:53~56】这一段,耶稣所到的地方或是村中,或者是城里,或是乡间,他们都把病人放在街市上,然后就祈求耶稣的怜悯。耶稣摸着他们的,就全都好了。所以看这一段经文更是看到人的需要。那么多的人需要信仰,需要耶稣,需要福音。我们何必在一些人的身上挣扎、纠结呢?说白了一个人信主三年之后,他需要走一个旷野的道路,在这旷野的道路当中,其实需要自己去经历神。别人使多少劲,帮助多少,意义不是那么的大。因为个人如果不面对上帝,不经历神,不在这个里面啊,受压榨、生命成长,就别人帮使劲儿,也使不上。不如为他祷告,让他好好的去,在经历旷野,好好的依靠神,过这种与神独处的生活。这是在我服侍当中,所能够经历到的。把那些经历呢,把我们的焦点放在那些新人身上,让他能够从婴孩长大成人,然后自己再去经历神,再去经历这种与神之间的真实的关系,这是更好的。所以教会应该把很多的精力放在新人身上,教会的同工也是如此,应该把精力放在新人身上,去关注,去扶持。然后把这个时间交在上帝手中! 这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
我们一起来祷告:天父,我们来到你的面前,向你仰望。我们走的是一条十字架的道路,就是学像耶稣被人喜悦,被人拒绝,这都是正常。让我们不要流连在这种过程中,更是让我们把目光定睛在耶稣基督的身上。求你赐给我们一个目标,让我们不是看环境,看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回应,而是让我们看到人的需要,就竭力的摆上。过程中有失望,有受挫,有很多的软弱,天父求你怜悯我们。赐给我们够用的力量,让我们生活每一个环境,信心刚强的继续奔跑!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愿神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