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繁荣的都市,人人生活非常紧张,基督徒要怎样去适应它呢?本文给你一个答案。
每天不论任何时间,我们去到马路上,唯一所感觉到的是,行人众多。从好的方面说,肩摩击击,络绎不绝,市面实在繁荣:但从另一方面看,差不多每个人都是行色匆匆,了无暇晷,的确,住在近代的都市中,生活的繁忙与紧张,实非我们祖先度「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时所能梦想得到。人们早晨一觉醒来,就要忙于自己的事:学生们忙着上学,公务员赶着签到,商贩筹划送货验货,经纪人亟须提供生意:坐在茶楼上,所讨论的是谋生的方法,赚钱的门径:真正所谓「叹」其一盅两件者,已不多见了。走在路上,目的地稍远,为了争取时间,雇的士,搭巴士,无不争先恐后,犹恐不及。这种生活,实在太紧张了:患神经病的人,据说,近代多于古代,都市多于农村:我们可以说,就是这种紧张的生活所造成。处在这种生活紧张的环境中,如不善于适应,不但损害自身的健康,更会影响所从事的工作。那么,我们怎样适应这种紧张的生活呢?
我们打开报纸看看,什么维他命驱劳药的广告,触目皆是。为什么这些药品异常流行呢?那就是说、一般人的生活太紧张了,因紧张而疲劳,因紧张而神经衰弱,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他们以为是,莫如吃补品加添精力。也有的,为了松弛自己的精神,于工作过后,或去看公余场,或于星期日去爬山,去游水,去钓鱼,较有年纪的,去玩气功,练太极。究竟这些方法,能不能实在的解除本身的紧张状态呢?我说未必。这些调剂的方法,只能使人暂时忘记紧张,并不能消除紧张:须知一经回到现实,依然紧张的环境在缠绕着。逃避紧张,与适应紧张,是绝对不同的两件事。然则怎样才算正确的适应方法呢?我以为,方法是具体的措施,当因人而异,因地因时而不同。但原则却是绝对的,不变的。这里,我愿提供两条绝对而不变的原则:
基督徒适应近代都市的紧张生活,第一要持忍耐的态度。英文(Patient)这个字,具有两种意义,一是「病人」,一是「忍耐」。这确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字。一个人有病,当然希望痊愈,但痊愈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论是名医神医,手到尽可以回春,却未必可以手到病除。病之除,必须假以时间,身体逐渐健康,疾病自然消除。中医治病,用全体疗法,也是这种道理。我们住在都市的人,都可以说是病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不健康:都市的生活,也是病态的生活稍一处理不慎,疾病卽会加重。比方说吧我们每日往来,靠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不敷或者由于乘客拥挤,搭不到车,有什么法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忍耐的人,会思索出适应的对策,而又无损于自己的品格,无害于自身的健康。这忍耐,在别人看来,是奴隶性,是无可奈何的表示:但在我”们基督徒看来,却是至高无上的美德。具有这种美德,可以适应任何复杂的环境。
第二、要抱喜乐的胸怀,基督徒的生活应当是乐天的,达观的。生,固然满心喜乐:死,又何必太过悲哀。经营商业顺利,诸事如意,固然高兴愉快:失败,生活坎坷,也不失望沮丧。有职务,我尽本分,切实负责,失业赋闲,我祈求上帝,再为我另开方便之门。天大的事,不论其变化如何基督徒来说,总是满怀喜乐,胸襟敞亮的人也许会说,这是阿Q精神,是鸵鸟政策,但有了此种胸怀的基督徒,一定是获得最后的胜利,那也就是基督徒的得胜生活。让我们具体一点说,仍以交通为例吧!今天要赶时间,却只差一分鐘,赶不上车,搭不上船,实在令人懊悔气愤,可是我们为什么又不想到那一次令人兴奋的事呢?这里落车,里上船,时间又是多么的巧合,对此既无所特喜,对彼又何必特怒呢?藉此以例余,凡事喜乐,不论环境如何复杂,生活如何张,又怎能影响我的毫发呢?
说教式的文章,写得太长,令人寡兴,原则两次已毕,就此带住,让我们作一小结:
今日的报纸和杂志,多有讨论促进健康的文章。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无法解除紧张,想促进健康,那一定是缘木求鱼的事。不过,一个住在近代都市中的市民,倘能坚定凡事忍耐与喜乐的原则,适应一切,修养有素,持之以恒,我虽不敢保证他延年,却敢保证他必然却病。我们的肉身,迟早必有机件损坏的日子:但能平平安安顺利无阻的用到自然损坏的那一天,我们已经是得胜的人,已经无愧于再见主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