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
星期二的祷告会上,我们分享慕安得烈的灵修大作《祷告的学校》已有好几课了,今晚我谈到第四课《单独与神同在》。本文反复告诉我们,祷告既是一个学校,就必须有教室,我们祷告的教室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你每逢祷告时,使你可以安静下来的那个场所;可能在你的书房里、厨房里、卧室里,甚至是卫生间里。耶稣称之为内室,因此他教导他的门徒要进入内室祷告暗中的父,父神查看后必然报答。
读过此文后,弟兄姊妹轮流分享我们的祷告生活及对本文的感受,许多弟兄姊妹不约而同坦诚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在祷告中,心灵老是安静不下来。什么是祷告时要进入的真正内室?答案是:心灵深处。如果没有回到心灵中,怎么能叫祷告呢?怎么能算得上是内室的祷告?
不知是何故,现在的城市人是那么难回到心灵里头;不知是何因,都市里的弟兄姊妹的心灵也是那么难平静下来,进到父神的面前享受安息!是缺乏金钱吗?是工作压力吗?是生活不安定吗?是人际关系紧张吗?是婚姻没有着落吗?是江湖凶险吗?……这些因素我不认为对我们的心灵没有干扰,但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我们与自己的心灵太陌生了,以致于怕与自己的心灵见面,所以多少现代人将自己生活的每刻每时都安排得满满的。唯恐他的时间出现空闲,会与其心灵相遇,产生那种强烈的虚空感。
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们往往缺乏心灵,他们不肯和心灵交朋友。”人们缺少心灵的标志是什么?在帕斯卡尔看来,这就是人一不能认识上帝,二不能认识自己。人若不接受耶稣为主,那么,他就不可能认识上帝;而人若不认识自己的罪,那么,他也绝对不可能认识他自己。人拒绝认识自己与拒绝认识上帝是不可分的,无怪乎奥古斯丁说:我一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知道两件事,第一是认识上帝,第二是认识自己的灵魂,也只有认识自己灵魂的人才是真正地回到心里。
但人们为什么总是回不去呢?那主要是罪的阻隔,有时好像是事务繁忙的原因,其实那也是罪,因为我们忙于事务,往往是没有让主居首位,这就是拜偶像。凡爱任何人或事物超过爱上帝的就是拜偶像,所以经上说:“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希伯来书12:1-2)靠着救主,我们就会离开罪,回到自己的心灵中,在心灵中我们借着圣灵与真理才能与天父相会,得见他的荣面,得听他的声音。经上说,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篇66:18)。亲爱的弟兄姊妹,父神召唤我们悔改,心才能有安息;同时放下各样的重担,我们的心才能有宁静。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以赛亚书30:15)。
一个波动的湖面是映不出东西来的。主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马太福音5:8)“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悦我的道路。”(箴言23:26)“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我心紧紧地跟随你,你的右手扶持我。”(诗63:8)主感叹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太15:8)。“我的灵啊,你当醒起,琴瑟啊,你们当醒起。我自己要极早醒起。”(诗57:8)“所以主说,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从死里复活,基督就要光照你了。”(弗5:14)
看诗人大卫说:“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以色列啊,你当仰望耶和华,从今时直到永远。”(诗篇131:1-3)。神学家柏克富说:“宗教的位置在人的心里”。但愿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上,回到神的面前,回到心灵里面,正如保罗告诉我们所说:“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以弗所书6:6-7)。这也就是清教徒时代的记号,每一个信徒都必须有神前意识,也就是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做给神看,生活在他面前;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活在圣灵中的人。一个用心生活的人不是一个在修道院里不问世事,在象牙塔内独善其身的人,乃是像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那样在最忙碌的事务中,心灵保持与神亲密的相交,在凡事上遵行神的旨意,荣耀我们天上的父神。
弟兄姊妹们,你的心为何翻腾不息?你的心为何忐忑不安?你的心为何焦躁急促呢?你的心为何惘怅满怀呢?你的心为何……为何……
请“停”下你的心,何不听一听诗人优美的歌声,以及看一看他与主美好的交往:
我独自来到花园里
玫瑰花正闪耀着露珠
忽然我耳中听见温柔声
原来是我主耶稣
他甘甜优美的声音
使善唱的雀鸟也镇静
他所赐给我那美好佳音
在我心不住响应
虽夜色已笼罩满天
我仍舍不得离他身边
但他嘱我走,那诚恳微声
喃喃回响我心间
他和我同行又和我谈心
并对我说我属于他
我们同在时情景真甘美
没有别人能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