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的可爱处,是他肯爱别人。
当大卫还只是犹大王的时候,有人告诉他,是基列雅比人收葬扫罗父子。在以前,基列雅比遭受亚扪人侵略,要剜他们各人的右眼;是扫罗仗义招聚以色列人,及时连夜赶赴救援(撒上11:1-11)。及至扫罗和他的儿子们与非利士人交战殉国,被暴尸伯珊城,基列雅比的所有勇士“就起身,走了一夜,将扫罗和他儿子的尸身从伯珊城墙上取下来,送到雅比那里,用火烧了;将他们的骸骨葬在雅比的垂丝柳树下,就禁食七日”(撒上31:11-13)。时过境迁,扫罗王朝失势了,灭没了,基列雅比人依然记念不忘扫罗家的恩情。
约但河东的基列地,离犹大很远,当时属于扫罗的儿子统治,情势有些像敌国。但大卫不以为这与他无干,反而表示对他们义行敬佩,差人去见他们说:
“你们厚待你们的主扫罗,将他葬埋;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你们既行了这事,愿耶和华以慈爱诚实待你们,我也要为此厚待你们。现在,你们的主扫罗死了,犹大家已经膏我作他们的王,所以你们要刚强奋勇。”(撒下2:5-7)
这是勉励他们好好效忠扫罗的后人。这颇像跟自己过不去,但大卫对事不对人;他以慈爱诚实待人。这是大卫。
在此不久之前,扫罗还在。大卫逃避扫罗迫害,到了亚杜兰洞,刚开始建军,约有四百人的小队伍。可以想像,存活和供应,都相当困难。这时候,有人向他报告:“非利士人攻击基伊拉,抢夺禾场。”(撒上23:1)跟随大卫的人,以为要避免战略错误,盱衡形势,应该保存实力,反对去找不必要的麻烦。但大卫认为绝不能只顾自己安全;见本族同胞有厄不救,说不过去。求问耶和华,所得回答也是如此。大卫和他的小部队就上去了,大大杀败非利士人。这是首战的胜利(撒上23:2-5)。
基伊拉人却不作如此想。
扫罗得到报告,以为大卫意图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就亲自率军来围剿。大卫再次求问。知道人心的神,指示大卫,基伊拉人为求自保,怕惹火烧身,将会把他交给扫罗!大卫就逃离那里,去到旷野(撒上23:11-14)。
有人说:“债主在欠债的人眼中,总不会是英雄。”这不失为识透人心的智慧话,听来叫人寒心;我们却宁愿希望那不是真的。这世上到底还是有感恩的人。大卫不论在什么环境,总是有多余的恩惠,随时可以给予人。他真是有“恩惠慈爱随着”(诗23:6)。
比大卫先作以色列王的扫罗,朝廷左右挤满了同族同乡的人,把国家资源和名位,给同族同乡的人市惠,要他们对自己个人效忠。他还公开说:“便雅悯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耶西的儿子能将田地和葡萄园赐给你们各人吗?能立你们各人作千夫长、百夫长吗?”(撒上22:7)
反观大卫,当他在洗革拉时,将“从耶和华仇敌那里夺来的”,送礼物给各地许多以色列人(撒上30:26-31)。在登上以色列王位的时候,他不赶紧搜刮聚敛,更不是赶尽杀绝,却是记得施恩,问说:“扫罗家还有剩下的人没有?我要因约拿单的缘故向他施恩。”(撒下9:1)记得受恩,记得施恩。
所罗门蒙神的恩典,继承了王位,作太平王,比他的父王大卫更为富有。不过,他着意“为自己”的项目太多(传2:4-10),以致人民苦于赋税徭役,几乎要闹革命。究其原因,是“出不敷入”:收入太多,付出太少。这说来似乎是讽刺,但对基督徒却是真正的“经济危机”。这样说,绝不是提倡浪费,而是要实践主耶稣的原则:“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5)。
使徒保罗把这经济原则通俗化,应用于供给圣徒:
“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如经上所记:“祂施舍钱财,周济贫穷,祂的仁义存到永远。”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林后9:6-10)
今天工商业社会的文化,是多为自己: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无度的消耗。因此扩展武力,施行霸权,攫取资源;榨干别人,养肥自己。可不知过于重视自己,造成身体过重,是疾病的根源!使徒保罗留给以弗所教会长老们的话,值得我们时常记在心里,再思再诵:
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20:33-35)
看看那双清洁的手,也是粗糙的手!慷慨的手,也是枯瘦的手!不曾抢夺,不曾攫取,不曾乞讨,只是给予!现在这个曾与他们一同劳苦、一同战斗的人,将要永远离开他们了。想到这里,他们痛哭起来(徒20:37-38)。
但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记得“施必受更为有福”的话,永不会从心底抹去。他们勉励圣徒共同忍耐,为主的名劳苦(启2:3)。今天的圣徒,不但应当与以弗所教会一同记取主的话,更不可失去起初的爱心!